查看原文
其他

农耕智慧应对气候变化:林盘田野笔记①

郭慧 河流研究会
2024-09-05



北旱南涝之时,我在川西林盘


6月下旬,在我整理当月的田野笔记时,华北多地经历了有气象记录以来的高温天气。多地气温超40℃,甚至河北多县市最高温度超44℃;甘豫皖鲁等粮农重要产区持续干旱。


与此同时,华南地区多地亦经历打破历史记录的大暴雨-特大暴雨,珠江上游的部分流域相继发生有记录以来的最大洪水……

6月中下旬华北高温与华南降雨对比图

图源:网络


直至7月中旬入伏,高温不仅在中国的华北、华东、川渝多地,乃至欧洲、美洲仍旧持续肆虐。高温、干旱与强降水,这些气候变化最显见的极端天气现象似乎正愈发频繁地发生在我们的生活场景中。



7月中旬,高温下的葡萄牙正逐渐变为“葡萄干”

图源:中国气象爱好者


6月的我,则刚好在四川盆地西部都江堰灌区的郫都区境内,这里不仅有交织于富饶土壤间的自然与人工水网,还有成都平原唯一的中国农业文化遗产——如繁星般散落其上的林盘传统聚落。


郫都区安宁村土城  摄影:孙吉


在近10天时间里,我走进徐堰河边的安宁村与柏条河边的永安村,与“天府之国”的农人们共享着温润和畅的天气,探索传统农耕智慧的细节与秘密。

参考阅读:热安逸!?人类作为气候变化的孩子,探寻川西林盘的低碳启示



应对气候变化,我为什么来林盘?


这次在“林盘”的短暂停留与调查,标志着我们正式开始新一阶段以“本土传统智慧”为视角,深入成都平原的水源地社区村落,观察、了解和记录当地农人在林盘中的耕作与生活细节,挖掘其中的低碳元素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传统智慧与经验知识。

摄影:麻辣

同时,我们也希望了解农人在耕种与生活中感知到的气候变化——温湿度改变、极端天气等是否对农业生产造成影响,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是否对减缓气候变化有借鉴作用?这些方式又是体现了怎样的韧性?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本土化路径的持续探索。


摄影:孙吉


本土经验传承是我们立于世间的“根源性”知识,传统是奠基今日并启发未来的“隐藏宝库”,是值得我们悉心品味与尊重的。


然而,历经数千年逐渐形成的农耕文明与林盘人居景观中的智慧与经验知识,正面临城镇化发展的挑战,亦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这些智慧与知识的价值也因未被充分挖掘而逐渐消逝。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气候变化适应性指南,本土知识是与科学并列的路径之一 图源:UNESCO

参考阅读:林盘与低碳 : 成都第一份本土绿色低碳公益研究报告发布



调研、传播与体验,我们将如何呈现林盘?


我们仅仅是做学究式的调查、研究与报告吗?当然,借助文字可全面、深入的阐述我们的发现。但我们也不会忽视当下的新媒介形式。


我们还希望让更多的城市人,不论TA们生活在哪里,都有机会了解到传统的农耕文化中生产与生活经验的细节,在当下的环境与社会变化的大背景下,为何值得关注以及怎样调适?


正在田地中手工拔除野草的雪梅姐和李哥  摄影:郭慧

因此,接下来的几个月您将不定期的看到我们在这方面所做的图文与影像传播;并有机会参与城乡互动活动,在线下亲身了解、体验川西林盘中的传统农耕与生活细节。


正式开始前,不妨让我先来几道开胃小菜,和我一起走进川西林盘,发现其中的低碳生活价值与传统智慧。

参考阅读:林盘龙门阵开摆了!村民快乐共学川西传统农耕智慧



林盘中先有民居?还是先有林木?


到底是先有了林盘,古人发现了这么好的生境才迁居至此?还是他们的到来,依循着生产与生活的需要栽种下林木,形成现在的林盘呢?从正式进入村子前的1、2个月直至现在,我仍在前辈们探索留下的资料与川西林盘相关的书籍与文献中游弋思索这个问题。


春秋战国时期的《墨子·明鬼下》有云“昔者虞夏商周三代之圣王,其建国营都日,必择国之正坛置以为宗庙,必择木之修茂者立以为丛社”。古代帝王进行祭祀的场所,必定选择树木高且繁茂的位置。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序中,引用《仲长子》的话也提到“丛林之下,为仓庾之坻;鱼鳖之堀,为耕稼之场者,此君长所用心也。”古代的君王与地方长官都应用心关照的事是,在丛林下面可以囤储粮食;有鱼鳖的潭穴可以成为浇灌庄稼的源泉。根据这些古书的记载判断那应该是先有林木,才有人居了?


安宁村土城院落周围长满林木  摄影:孙吉


6月中旬,我到了安宁村陈大爷家——居于徐堰河边的土城林盘。看到他家房屋侧后方一笼繁茂的竹林(占地大概20平米),就询问了前面的问题——到底是先有林木?还是先有人居?这片竹林是什么时候有的呢?


陈大爷家中间偏右侧一片茂盛的慈竹林是何时有的呢?摄影:郭慧

陈大爷说,房屋前后的林木种植都是在定居之后逐渐栽种起来的。比如这片慈竹林就是30多年前他亲手栽种的,随着经年累月的管护,现已颇具规模,最粗的竹秆直径接近15厘米。以这片竹林的规模推算陈大爷家其他的竹林,应该也是在20-30年前更新林盘树木时种下的。


陈大爷家是80多年前其父亲迁居至此开始定居的,在房屋建造之初,同时种下了一些风水树(槐树,谐音“怀”,寓意家中人丁兴旺),一些果树,如梨树和柚子树。


近20-30年间,根据不同树木的功用与林木市场行情多寡,又分别栽种了可作家具原材料的楠木,朴树,麻柳树等。20多年前栽种的一棵的楠木,在长成材的最初几年掉落的种子萌发幼苗,陈大爷移栽了6棵幼苗也已在房屋后面茁壮生长为参天大树。


陈大爷家后院的树木  摄影:郭慧

我们可能还无法由此次个别的调查访谈得到的信息,断定先有人居,后有林木。但也不能由历史文献记录及自己的思考确定林木先于人居,成为人居环境选择的决定因素。但可以确定的是林木与人居是相互生发与成就的。人因生活需求不仅没有破坏本地的林木资源,反倒使林木资源更加多元且丰富;具体的林木也因人居的需要在川西逐渐形成自己的生产群落。

参考阅读:林盘龙门阵春之篇:村民与“林园子”的故事



慈竹对人居生活与气候调节功能


慈竹砍下并晾干后就成了炊事燃料  摄影:郭慧


慈竹林在陈大爷家院落周围的数量最多,只要管护得当——对长成材的竹秆合理采伐,同时采伐后挖除残留的老竹蔸,即可保证慈竹林整体茂盛的态势。


豆子攀爬的架子,横杆为慈竹,纵杆较细者为白荚竹摄影:郭慧


这种川西平原最常见的竹类品种不仅可用作土灶燃料,还能在房屋建造时作为下梁(又称随梁,用于稳固正梁)的主要材料。慈竹在陈大爷这样的农人手中,还可加工为各种生活所需的用品。

正在喂鸡的陈大爷 摄影 :郭慧

下面几张图片中,你可以看到慈竹的身影吗?这些日常生活中的用品又是做什么用的呢?可以猜一猜。

摄影 :郭慧

慈竹不仅可作为各种建筑与生活用品的材料及燃料,大大降低了对外部资源的依赖程度,同时,成片生长的慈竹所形成的篼状植被群落,高大且繁茂的生长态势,可以在雨水丰沛期有效地截流部分雨水。


尤其强对流天气影响下的暴雨,经枝叶与枝条的截流,其方向和降落方式均有所改变,降水的速度与强度均大大减低,从而削弱了雨水对土壤造成的直接冲蚀。


此外,在夏季,慈竹与其他树木形成的高大林冠层的枝叶可以吸收反射太阳光,削弱太阳辐射,降低气温;在冬季,林冠又可阻缓地表积热的散发,有效地调节了林盘的区域性温度。


多样化的林木通过抑制林地的蒸腾作用,保持了林内较大的湿度。这种低温高湿的气候特征,加之大面积的林木枝叶,还会造成夜间强烈的辐射冷却,有利于雾、露、霜和雾凇等凝结物的形成,增加了水平降水量。

摄影 :孙吉



寥寥数笔仅粗略地介绍了这次在村子中调查的很少一部分内容,从林盘的林木栽种到慈竹的使用与管护。但我觉得这是川西林盘从低碳与人-生态和谐共生角度理解的出发点与核心。

参考阅读:竹和生活的可能性?青城山马椅子的林盘“龙门阵”


田野中的宝藏


调查研究的最初阶段需要通过桌面研究——书籍与文献的梳理,对研究的议题逐渐深入与全面。同时,将一个相对宏大的议题结构化的拆解为不同视角与层级的问题。脑子中充满了研究假设,希望马上通过行动去求证,这时就要带着问题进入田野。


结构化的问题在田野中变为细碎而散播于日常生活间的光点,捕捉这些光点就好像在大海中探寻宝藏的过程,会有惊喜,也会有遗憾。因为从书本上积累的知识,在城市幽闭空间中思考出来的研究假设,多少有些理想化与不切实际,当真正进入田野,原来以为的古董可能是块普通的石头,而原本以为毫无勘采意义的木头,有可能是沉积千百年的宝藏。


很庆幸,这次的我收集到了不少宝藏,是各种书本与文献中的知识和现实中的经验性智慧知识得到了完美的碰撞。接下来,我还会不定期地与您分享其他的所见所闻,尽情期待。



参考文献

[1]郑婧. 论川西林盘的生态意义[J]. 山西建筑, 2010, 36(12):3.

[2]牛见春,尹春涛,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川西传统农耕调研”人文组.《川西林盘文化综述摘要》,2020.



 相关阅读 










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


关注“河流研究会”
一起还清流于大海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河流研究会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